课程思政教学成果

育人案例库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育人案例库 >> 正文

8.李时珍与他的《本草纲目》

发布日期:2022-09-12 22:00:12


讲授课程:中药学 讲授章节:绪论

切入点:在中药学的形成和发展史部分,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,讲到明朝时期对中医药发展的贡献时引入此案例。

讲授目的及效果:通通过讲述药圣李时珍的故事,引导学生学习李时珍的格物致知、求真务实、勇于担当、医药并举的精神。

讲到中药学的发展史,有一位贡献巨大的人物不得不提,那就是李时珍。李时珍(1518-1593年)出身于医生世家,自幼热爱医学, 当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,生活艰苦,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不愿意让他再学医药。年轻的李时珍曾经三次参加科举不第,故决心弃儒学医,23岁随父学医。

1551年,因治好了富顺王朱厚焜儿子的病,从医10年后的李时珍医名大显,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裣聘为王府的奉祠正,兼管良医所事务。这之后5年,李时珍又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,被授以太医院判职务。这之后又两年,1558年,李时珍从太医院辞职还乡,创立东璧堂,辞官返乡后坐堂行医(李时珍其实是一名中医),同时致力于对药物的考察研究。

在几十年行医以及阅读古典医籍的过程中,李时珍发现古代本草书籍中存在不少错误,所以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本草书籍。1552年开始,他以《证类本草》为蓝本,参考了800多部书籍。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混杂,经常弄不清药物的性状及生长的情况。过去的本草书,虽然也反复解释,但是由于有些作者经常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,而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,导致越解释越糊涂,矛盾百出,使人莫衷一是。李时珍认识到,读万卷书固然需要,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。于是,他既搜罗百氏,又走访四方,深入实地进行调查。从1565年开始,他多次离家外出考察,足迹遍及湖广、江西、河北等地许多名山大川,解决了很多很多难问。经过27年的长期努力,终于在1578年完成《本草纲目》初稿,之后又经过了10年时间,进行了三次修改。《本草纲目》共190万字,共1892种药物,其中植物1195种,附药图1100余幅,1596年在南京正式刊行。《本草纲目》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,不仅对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,而且对世界医药学、植物学、动物学、矿物学、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中国16世纪之前的百科全书

从李时珍的求真务实的精神及卓著的成绩可以看出:只有把自己的理想与人民的疾苦联系在一起时,才能迸发出无穷的力量。同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,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,要敬畏自然,不畏艰辛。